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五入裝任選2盒折100元,任選5盒折400元, 買越多省越多
寶寶粥是進入副食品階段的常見選擇,尤其從4個月到6個月,是爸媽開始規劃副食品添加的重要時機。這不只是味覺發展的黃金期,也是腸胃功能逐漸成熟的關鍵轉捩點。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4個月~6個月寶寶副食品的注意事項,並分享添加寶寶粥與各種初階食材的實用技巧,幫助新手爸媽安心啟動副食品之旅。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台灣衛福部的建議,純母乳哺育應持續至寶寶滿6個月。但若寶寶在4~6個月之間出現以下進食準備表現,經醫師評估後即可嘗試:
重點提醒: 即便寶寶出現上述特徵,也不表示每個寶寶都適合在4個月就開始副食品,請務必依照寶寶個別狀況彈性評估。
如果選擇從4個月開始讓寶寶試吃副食品,重點應放在「體驗」而非「取代奶量」。初期副食品的目的是幫助寶寶:
每天餵食1次,每次1~2湯匙,量不需太多。
此階段建議使用細膩、單一食材,無調味、無添加,讓寶寶身體逐步適應。
寶寶進入5個月後,若對副食品接受良好,可逐步嘗試不同食材與風味,進一步刺激味覺與口腔發展。
使用細緻的寶寶粥作為主食基底是非常適合的選擇,不僅能幫助消化,還能與多種食材混搭,提升對於多元食材耐受性與風味接受度。
每加入一種新食材,務必遵循「單一食材試吃3天」原則,觀察是否有過敏或腸胃不適(如紅疹、腹瀉、嘔吐等)。
寶寶滿6個月後,副食品開始扮演更積極的輔助角色,奶量仍為主食,但副食品的比例會逐漸提升。此階段可調整為每日2~3次副食品餐,每餐約3~6湯匙。
建議食物口感可以從泥狀、稍具稠度的寶寶粥開始,進一步導入顆粒感較細小的質地。
蛋類屬於常見過敏原,建議先從全熟蛋黃開始試吃,避免未煮熟的半熟蛋黃與全蛋。若寶寶無不適症狀,之後可慢慢增加量與品項。
BLW(Baby-Led Weaning)自主進食是近年受歡迎的副食品方式,強調讓寶寶用手拿取食物,自主探索、感受與進食。
❌迷思一:寶寶越早吃副食品越好?
錯。過早添加可能引起寶寶腸胃的負擔,應依據發展時程循序漸進。
❌迷思二:寶寶不吃就代表不喜歡?
不一定。寶寶會以吐舌、拒絕等方式探索食物,不代表討厭,父母應保持輕鬆、不強迫的態度。
❌迷思三:寶寶粥就是只有白粥?
寶寶粥可變化豐富,是非常適合副食品階段的主食形式。只要食材天然、無鹽無添加,就是健康又方便的好選擇。
若家中無法天天自製副食品,選購市售寶寶粥也是好方法。但請注意以下條件:
從4個月到6個月,是副食品的重要啟蒙期。無論是選擇自製還是市售寶寶粥,爸媽最重要的是以尊重、耐心、觀察為核心原則。
每個寶寶的進展速度不同,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。讓寶寶享受食物、建立正向進食經驗,就是健康飲食的最佳起點。
更多相關知識:
營養師的副食品攻略:寶寶7~9個月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7-to-9-month-baby-nutritionist-recipes
寶寶幾個月可以吃有調味的副食品?: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baby-eat-seasoned-food
為什麼寶寶一歲前吃過越多種食材越好?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variety-foods-before-1years-ol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