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寶寶粥在副食品階段仍有一席之地,即便寶寶滿1歲,爸媽也不能忽視飲食質地與營養安排的過渡期。1歲後的寶寶雖然可與家人共食,但進食能力與營養需求與成人仍有明顯差異。本篇帶你掌握1歲以上寶寶從副食品銜接家庭餐的關鍵要點,包含寶寶粥轉型建議、自主進食訓練與營養素攝取技巧。
進入1歲後,寶寶已經邁入幼兒期,飲食從「輔助階段」逐漸轉變為「主要攝取來源」。副食品不再只是品嚐與練習,而是成為每日營養與能量的核心來源。
雖然寶寶已經能吃軟飯甚至普通飯,但寶寶粥仍可作為飲食輔助或是吃不下飯時的好幫手,例如:
滿1歲後,寶寶的活動量與代謝快速成長,對某些關鍵營養素的需求也隨之增加,尤其是鐵、鈣、鋅、DHA與纖維。
營養素 | 建議來源食物 |
鐵 | 雞肝、牛肉、紅肉、深綠蔬菜、紅豆、黑芝麻粉 |
鈣 | 小魚乾粉、芝麻醬、豆腐、乳製品(優格、起司) |
鋅 | 豬肉、雞肉、魚、蛋、南瓜子粉、全穀類 例如:竹筍、芹菜、空心菜…等。 |
DHA | 鮭魚、鯖魚、亞麻籽油、核桃粉 |
纖維 | 蔬菜水果(地瓜、香蕉、奇異果)、燕麥、糙米 |
這個時期是訓練寶寶自主進食與飲食儀式感的黃金期。
❌ 開始挑食、拒吃某些食物?
✅ 用不同型態(煮、炒、燉)與混搭方式再呈現,並避免強迫。
❌ 吃飯慢、分心?
✅ 保持安靜無干擾的用餐空間,縮短餐期至20–30分鐘為佳。
❌ 不愛肉類?
✅ 可改用絞肉混飯、做成小肉丸、拌入寶寶粥中淡化口感。
❌ 僅喜歡特定幾樣食物??
✅ 採「漸進式暴露」,每天輪替不同蔬果/主食,給選擇但不妥協於單一口味。
1歲以上的寶寶雖已能接受更多食物,但外食仍需控制調味與攝取份量。
寶寶滿1歲後,真正的挑戰才開始。從寶寶粥過渡到家庭餐,重點不只是吃什麼,更是「怎麼吃」「跟誰吃」「吃得是否愉快」。副食品的任務不只是補充營養,更是建立一輩子飲食態度的根基。
在這個階段,爸媽的耐心引導、規律安排與正向陪伴,將為寶寶的健康飲食旅程奠定最重要的起點。
更多相關知識:
出國帶寶寶怎麼準備副食品?選對常溫寶寶粥,旅行育兒更輕鬆!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take-baby-travel
寶寶幾個月可以吃肉?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how-many-month-can-baby-eat-meat
為什麼寶寶一歲前吃過越多種食材越好?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variety-foods-before-1years-ol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