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秋冬都是腸胃炎的高峰期,歐醫師在最近門診中觀察到,除了有腸胃炎狀況的孩子不少外,也開始出現家長也跟著掛號的情形。而跟好友聊天後發現,原來除了「腸胃炎要吃稀飯」這個觀念深植人心之外,還有很多家長對於腸胃炎的迷思,所以這次想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幾個觀念。

腸胃炎是會傳染的

這邊指的主要是病毒型的腸胃炎,病毒型的腸胃炎通常通常會在24-48小時內發病,如果被感染的病毒量大的話,也有可能更快發病,至於家長為什麼被孩子傳染,主要是來自於華人認為不應該浪費糧食的傳統,因此幼兒吃不完的,媽媽會負責消滅,『媽媽是噴桶啊(邊笑邊拭淚)』好友這麼自嘲地說,想當然病毒就經由食物接觸傳染了。
 


腸胃炎能預防嗎?

門診中歐醫師常被問:『這個會傳染嗎?』答案是「會,而且很容易傳染給全家人」其實病毒通常是透過食物(間接接觸)或是病人的飛沫(直接接觸)傳染,因此大家只要做到經常洗手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。吃飯前、上廁所後、烹調食物之前都應該洗手,另外,外出回家後第一件事情也是洗手。除了避免吃病人碰過的食物或是餐具,另外有病人嘔吐物的衣物要分開洗(另外先用稀釋的漂白水消毒過再洗),接觸過的器具也要記得消毒。更重要的是,清理完這些物品之後,自己也要好好洗手,才能把感染風險降低喔。


腸胃炎期間的三大地雷食物

歐醫師想要給家長們一些提醒,腸胃炎期間有三大地雷食物,應該盡量避免!

▶ 只配醬瓜的稀飯

稀飯確實是許多人會在腸胃炎期間首選的食物之一,一方面好消化吸收、二方面補充水分。不過其實腸胃炎病人最需要的除了水分,還有均衡的營養。唯有營養均衡,身體才有原料可以修補受損的腸道、建造體內組織,進而早日康復,所以除了稀飯,還是可以搭配蔬菜、清淡烹調的豆、魚、蛋、肉類喔!如果是寶寶的話,其實也可以挑選無多餘調味、沒有不必要添加物的寶寶粥,方便又安心。

▶ 白色的口味吐司

吐司也是大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的食品,不過市售許多「白色的吐司」不是簡單的「白吐司」,例如奶油吐司、鮮奶吐司是額外添加了許多油、糖的加工食品。甚至有口味的話,還有額外甜餡料添加的問題,而這些都不是太理想的選項,原因在於營養價值有限、油/糖分太高,這些甚至有可能導致腹瀉變嚴重喔!
話說回來,自己做的純粹的白吐司,原料可以把關(無糖、無油)的話,歐醫師認為還是可以吃啦。

▶ 稀釋飲料當水喝

運動飲料、果汁也常是歐醫師在門診會被問到的。小時候我們如果拉肚子,爸媽都會去去買運動飲料回家稀釋,想說可以補充電解質。但是基本上除了「白開水」、「清湯(低鹽)」、「電解水(專為幼兒設計的口服點滴)」之外,其他含糖、高纖、含咖啡因、刺激性的食物或飲品,歐醫師都是不建議的。

補充:電解水的特定濃度電解質是專為孩童設計,能快速、有效補充體液,跟一般市售運動飲料是不一樣的,通常「電解質水」在藥局才有販售。使用量的話建議年紀小、體重輕的嬰兒,每次可以飲用30~60cc;大一點的孩子、體重多一些的孩子,每次可以飲用100~200cc。
 


更多相關知識:

裸廚房首頁: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

營養師的嬰幼兒副食品指南: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baby-first-year-nutrition-guide

寶寶腸胃炎到底該怎麼吃?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baby-gastroenteritis

孩子打完疫苗後,該注意什麼?https://www.nakedkitchen.net/blog/posts/care-for-your-child-after-vaccinations